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汝州法院利用“互联网+法院”守土尽责!

  发布时间:2020-02-16 10:23:35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在中华大地全面打响。在这举国参与、全员戒备的“战疫”场上,汝州法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指示精神,充分利用“互联网+法院”模式守土尽责,努力提升诉讼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服务,及时化解疫情期间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体会到了更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近日,汝州法院钟楼人民法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当事人把诉讼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做到庭审不停、服务不止。交通事故审判团队李国涛法官在落实防控疫情工作的同时,积极创新网络办案模式,将诉讼活动从线上到线下充分结合,不仅在线化解纠纷、在线办理案件,并且克服困难确保线下工作亦能顺利进行,多途径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镜头一:

    2020年2月13日,经过三天的持续“线上”调解,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即将达成协议。由于一方当事人要求拿到证据原件后才能确认协议,为了能让受害人早日拿到赔偿款,承办法官李国涛经过微信协商,征得三方当事人同意,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当事人同意在空旷地带进行调解协议的签订和相关材料的交接。

    上午9点,当事人按照约定,均佩戴了口罩,并经过严格消毒,在李国涛法官的组织下,陆续在汝州市人民法院门口的空旷地带完成了交接,并且当即履行了款项。

    镜头二:

    案件回顾:2019年11月6日郭某驾驶的小型越野客车,由西向东行驶至常付238省道时,与行人李某发生碰撞,致李某受伤,造成交通事故。汝州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认定郭某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双方因赔偿问题始终不能达成一致,多次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矛盾日渐升级,遂李某将郭某等诉至法院。

    因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特殊性,当事人在身体和财产上所受的损失及伤害都比较大,为了尽快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减轻经济负担,在疫情防控期间,钟楼法庭采取线上与线下并行的方式,对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类案件进行审理。上述案件就是在马法官耐心细致不断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后,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利用微信案件群对证据进行质证,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在特殊时期,利用微信案件群达成调解的方式,是以更快的速度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纷纷向法官表示感谢,并对他们的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全国总动员的阻击战中,没有谁是局外人,尽管岗位不同,每个单位和个人都在努力做到守土尽责。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在这一特殊时期,更应设身处地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积极改变传统的‘面对面’庭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法院模式,不断探索适用电子诉讼、在线审理机制和电子送达模式,尽最大可能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政治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