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23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第10个国家宪法日。为加强校园法治教育,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汝州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李超一行走进汝州一高开展普法活动。汝州一高学生发展中心分管领导陈育峰,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闫团正,团学联合部部长张鹤栋,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学生代表参会。
李超法官,现任汝州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自办案以来,共审结民事案件800余件,刑事案件1000余件,其中审理了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涉黑涉恶、跨国电信诈骗、跨境开设赌场等案件20余件。先后荣获汝州市十佳平安卫士、打击侵权假冒先进个人、年度优秀党员、年度办案质量标兵、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平安建设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等多项荣誉。
宣讲课堂上,李超法官为同学们普及了宪法知识,希望同学们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接下来李超法官重点以防诈骗为例对同学们进行普法教育,他以典型案例为教材,从“什么是电信诈骗”“校园常见电信诈骗手段”和“防范诈骗小贴士”三大方面跟同学们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同学们增强防诈、反诈的意识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提醒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随意点击和转发不明链接、不轻易将个人信息内容告知他人,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诈骗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教训,提醒师生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他特别强调了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物品的安全使用方法,呼吁大家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汝州一高学生发展中心分管领导陈育峰在总结中强调:通过本次讲座活动,希望同学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特别要认识到网络诈骗的危害,防范网络诈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防范网络诈骗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到防诈骗安全教育中来,同时提醒同学们要增强文明守纪的意识,提高防范校园网络诈骗的能力,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同时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做贡献。
活动最后,全体同学肃立,齐声诵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条款,句句铿锵有力,声声入耳,字字入心。大家从诵读中了解法律知识,感受法律的神圣和庄严;在诵读中体会党和国家对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对宪法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诵读中领悟法律和道德、行为规范与权利义务之间密切联系。在此类活动中法治精神不自觉地深入人心、沁人心脾。李超法官代表汝州市法院为汝州一高捐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此次普法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也为校园安全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今后将更加警惕身边的诈骗行为。积极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知识。今后,汝州市法院将继续加大宪法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和渠道的普法宣传活动,帮助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走深走实,用实际行动全方位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文章出处:转自汝州一高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