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与法同行路 青春见习时——汝州市法院民二庭组织暑期实习生开展庭审观摩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4 08:56:26



    引语

    从课本里的法条,到法庭上的交锋,隔着的是从认知到亲历的距离。为使实习生能够近距离观察案件审理全过程,深化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2025年7月8日,汝州市法院民二庭组织4名实习生集体旁听了一起民事案件的庭审,沉浸式体验法律公开课。

    专业实习

    庭审过程本次旁听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庭审中,原告提供了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主张被告应偿还欠款。被告就还款情况以及双方其他债务往来等进行辩解,并提供了相应佐证材料。承办法官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仔细听取双方陈述,针对证据细节逐一核实,围绕争议焦点引导双方举证质证,条理清晰地梳理案件脉络。庭审最后,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再次进行调解,倡导以和为贵化解纠纷,并告知原被告双方尽量庭下和解。此次庭审是个案的审理,也更彰显了法律对民间借贷行为的规范与指引,提醒公众借贷需留痕、履约要守信,遇纠纷可通过法律途径理性维权。

    收获与感悟

    孔亦晨(郑州大学 实习生):通过旁听这次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件,让我对法律实践有了全新认知。案件里,借贷双方的纠葛,远非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还掺杂着人情与法理。但是承办法官精准把控庭审节奏,抽丝剥茧梳理证据,最终理清争议。通过这场庭审,我明白了学习不止于书本,更要贴近实务。未来,我也会以专业能力和学法初心,为化解纠纷、维护秩序添力!

    邢静静(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实习生):通过旁听此次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学校里学习的法律条文是基础,但在实际的民间纠纷中,如何准确适用法律需要更多的实践与专业知识。庭审中,我学习到了法官和律师都需要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学无止境,法有边界。司法工作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提醒我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更加注重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

    韩涵(河南城建学院 实习生):今天参加了一起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审理的民间借贷案件。沉浸式体验庭审让我突破课本知识,深入实践。首先在法庭调查环节,理清复杂的法律关系至关重要。在质证环节,在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中,分析案件争议焦点。从案件的承办法官身上学到掌握庭审节奏需要强有力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务经验。其次站在代理人角度,不仅要专注己方提供的证据,更要考虑对方可能提出的反驳观点。最后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积极主持调解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郭志刚(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实习生):本次旁听,我深刻认识到庭审作为法律实施核心环节的技术性与复杂性,法官需在有限时间内,高效理清当事人的陈述、证据材料等,精准提炼关键事实与争议焦点,这都需要有极强的信息处理与逻辑提炼能力。

    结语本次暑期实习大学生观摩庭审活动,为怀揣法治理想的学子们,打通了理论与实践的隔阂。汝州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深耕实践育人,为青年学子打造更多触摸法治温度、锤炼专业本领的平台,提供更多机会,让青年在司法一线经风雨、长才干,以青春之朝气诠释法治担当,用实践磨砺出的本领,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让青春在守护公平正义中熠熠生辉,用担当书写法治青春答卷。

责任编辑:李文静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