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滴滴公司向注册司机追偿垫付医疗费案 ——法院判决:获赔款项应返还垫付款

  发布时间:2025-09-17 16:00:30


    近日,汝州法院温泉法庭审理了一起涉及滴滴出行平台与注册司机的追偿权纠纷案件,法院判决平台司机甄某返还滴滴公司垫付的医疗费13000元。该案明确了平台与司机之间的法律关系,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行业类似纠纷提供了司法参考。

    案件回顾:交通事故引发垫付与追偿争议

    2023年6月,滴滴注册司机甄某在搭载乘客袁某、王某途中,与第三人张某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造成张某、甄某、袁某、王某四人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第三人张某对事故负全部责任,甄某无责任。事故发生后,滴滴公司出于人道关怀,为受伤的甄某垫付了13000元医疗费用,甄某签署了《垫款领取确认及承诺书》。

    此后,甄某就事故损失将张某及其车辆所在的保险公司诉至当地法院,法院认定甄某因交通事故造成医药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车辆损失费等各项损失共计10万余元,并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4万元,第三人张某赔偿6万余元。甄某的各项损失已得到全额赔偿。然而,甄某未主动返还滴滴公司垫付的13000元,滴滴公司遂依法提起诉讼。

    争议焦点:垫付款性质的认定

    滴滴公司随后提起诉讼,要求甄某返还垫付的13000元医疗费。庭审中,甄某主张自己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平台对每单业务抽取信息费,且事故后已向平台报备,认为该笔费用属于人道救援费用,应视为平台基于劳动关系的补偿,拒绝返还。

    法院判决:获赔后应返还垫付费用

    法院审理认为,甄某的各项损失已通过保险公司及第三人张某获得足额赔偿,其因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已得到弥补。滴滴公司垫付的13000元医疗费属于先行垫付性质,并非基于劳动关系的补偿或人道救援费用,甄某在获得赔偿后,理应向垫付方返还该笔款项。最终,法院支持了滴滴公司的诉讼请求。

    此案明确了平台垫付费用的追偿原则,即当受损方已通过责任方获得足额赔偿时,应向垫付方返还相关费用,维护了合理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法条链接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责任编辑:李文静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